历史
小说阅读网 > 历史军事 > 龙游大明 > 10、盛世的奥妙

10、盛世的奥妙(1 / 0)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龙游大明最新章节!

朱佑樘登基十六年,民间已经半公开地做出一个评价——弘治盛世。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历来盖棺才能定论,很少有皇帝还在世就获得如此评价的。

只是在这个评价下面,却隐藏着一个人们不太注意的奥妙。

这个奥妙要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咱们尽量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首先得承认,朱佑樘的确是个好人,善良、仁慈,懂道理。也很会用人,他用的人,都是朝野公认的正直、能干、智慧的大臣。可以说,大明弘治一朝算得上众星云集,满座清风。

妙就妙在这里。皇上会用大臣,反过来,大臣们更会用皇上!

朱佑樘从小受的教育是用忠臣、直臣、能臣,尽量躲开奸臣、谗臣、弄臣。

于是弘治朝的风气当然好,大家都尽量发扬自己善、直、忠的一面,纷纷跟万岁爷出好主意,说难听话。主意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嘛;话难听,就表示说话直爽没私心嘛。

所以既然风气那么好,朱佑樘当然对自己治下的大明比较满意,也就更愿意卖力地奉献自己,以他那么差的药渣身体,能坚持十几年每天两次视朝(坐着认真听别人吐槽,自己不随意发表意见),亲手批阅奏章(内阁写个意见,他签同意),还要逢三听经筵(这是个苦死人的活计,以后有机会就讲,没机会大家自己查资料),重大节日要穿上十几斤重的衣衫开展超重体力工作·····

他自己满意,全国人民也满意,大臣们更满意。

因为他符合了历代文臣对皇帝的最高要求,严格自律、清心寡欲、决断圣明、垂拱而治。

可是这决断怎么圣明的?为什么垂拱就把国家治理好了?

这是有技巧滴,技巧就掌握在文臣们的手里。

举个例子吧,比如某天朱佑樘闲得慌了,想出门旅旅游,微服私访也好,巡视领土也罢。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到头来自己连个北京城都出不去,只能在皇宫里打转转,哪怕那房子修得再多再大,也有个审美疲劳不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嘛。

但这时候文臣们的技巧发挥出来了,一般是先冒出来一个比较公正的大臣,先说你老人家出门是大事,咱们先不说能不能去,只说说要按什么规矩去,依据在哪儿?喏,从古到今的礼仪规范就摆在那儿,自己瞧着办。这时候朱佑樘就要去翻案例了,不看还好,一看就疯,感情这出个门这么麻烦的?要去太庙辞祖宗,要看黄历,要安排仪仗队伍,要预定沿途旅馆房间,要有人保卫,要······

就在他发怔的时候,就会有另一个大臣跳出来,指着他鼻子说:“老板,现在咱们算算账,你出趟门得花多少钱?喏,这里这里这里这里·····”三下五除二算下来,划拉出不少银子的庞大预算。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文科生,理科方面包括算术就看不下去了。本来就懵,一听就要吓着,原来还得这么多钱呐?那,来个微服私访行不行呢?又省钱又轻松,穷游、驴友嘛,这个可以有了吧?

这个还真没有,你想想你是谁?你是皇帝啊!你一个人可担负着全国的责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天下岂不大乱?打住,你还别跟咱们说加强警卫,封锁消息,这些没用。要知道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奸贼们可是躲在暗处时时刻刻想算计你,你不动则已,兹要你一出大门,吼吼,飞镖暗箭**硫酸水全都可劲朝你一个人身上招呼。那时候你怎么办?国家怎么办?

到了这时候,本来就软弱的朱佑樘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原来出个门还有恁多后遗症啊?那就、那就——可是我真的想出去逛逛啊!

别急,第四个人就跳出来了,这回就不客气了,直接开骂:知道你是谁不?知道你花的钱从哪儿来不?知道你的本职工作是干啥不?动不动就想着玩儿,还有没有点志向追求了?你已经犯了四个错误了晓得不?第一你轻举妄动,这就是不稳重的表现;第二你劳民伤财,这就是你不知道体恤百姓的表现;第三你本末倒置,这就是不以国事为重的表现;第四你沉湎享乐,这就是小资情调的表现。好了,话咱们都说透了,你再要去,就不是乖皇帝好皇帝了啊!

得,朱佑樘彻底死心,提都不敢提了。急忙收回:是朕错了,朕没有狠斗私字一闪念,差点办错了事。各位,朕不去了还不成么?光说这个可不行,还得说好话赔小心:你们都是忠臣呐,要没有你们,朕真是犯了大错也不知道,真要谢谢大家!给你们送锦旗,给你们开表彰会!

当然,这事儿得互相给面子。目的达到了也不能臭嘚瑟,要懂得回报领导。于是大家开始竞相吹捧,天花乱坠地说一大堆惠而不费的好听话,譬如领导圣明、从善如流,全国人民都夸你是个好领袖啊等等。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皇上心里平衡,舒坦地接受现实,下回再这么弄,还上套。

于是,本来有些郁闷的朱佑樘这回心理就平衡了,就能安安心心呆在家里继续听他们摆布了。

这是阻止朱佑樘的技巧。

那要是逼着朱佑樘办事的技巧呢?

照方抓药。四板斧包掉过来使,也包他朱佑樘服服帖帖。比如前几天朱佑樘被逼着处分了云南指挥佥事王朝中,就是个典型案例。不用细说了,直接说流程。

第一、先来个人说有件事情很要紧,恐怕要办。第二、如果万岁爷说不想办,那就换个人出来分析事情不办的严重后果;第三、要是皇上还坚持不办,又另派个人说办了事情的若干好处;第四、他万一还要犹豫不办呢,好办,就选个人出来骂他脑子不清爽,对国家对人民不好等等。

如此一番,朱佑樘又会英明地接受意见,同意办理。

最后,当然是大家又吹捧领导一番,

总之,结果一般都是文官完胜,然后皆大欢喜。

也是够啰嗦的对吧?不过应该也把这个盛世的奥妙大致解释清楚了吧?

也不那么简单,因为要达到这个效果,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必须有某种共同的利益或者共同的政治纲领。而且,这个团队必须是松散的、虚拟的,必须无组织有纪律。为什么?因为任何团队一旦成了组织,那就是朋党。朋党就意味着形成一股统一的政治势力,就意味着有架空皇家权利的危险。那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忍的。只要有苗头,甭管你口号多高尚,目的多纯洁,必死无疑。所以不能有组织。

但是又必须有纪律,这纪律是什么?是官场潜规则,是明确分工,是责任清晰。比如上面说的四板斧,就是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具体表现。而这个分工,又必须是随机的,没有长期任务的。一句话,事到临头,逮谁是谁。

第二、要有一个共同的政治纲领或者共同利益。在大明,政治纲领是什么?就是儒家治国的理念和方式;共同利益是什么?那就很复杂了,每个时期每个朝代甚至每个团体都不一样,但总而言之,这也是必须有的。比如眼下的共同利益,就是文臣们的权利、地位。

第三、团队里面必须有跟皇帝特别要好,能左右皇帝意志的人,他们往往是虚拟团队的头。只要是符合共同纲领或者利益,就可以替大家代言,达到目的。这样的人可以是一个,但越多越好。

第四、最关键就是这个,前三样都比较虚,这个最要紧。那就是皇帝的理念、观点和行为,必须符合团队的要求。在这个社会这个朝代,皇帝就是纲,纲举才能目张。抓住了这个大BOSS,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能看明白了,不光是要成为盛世必须具备这几个条件。其实要成为乱世,这几个也是必备条件。而所有条件的重中之重,它的核心,就在于皇帝这个特殊物种。只不过盛世还是乱世,就看皇帝老儿亲近的是什么人而已。

唉,用了将近一章的篇幅来讨论这个,为什么朱厚照同志调个皮、淘个气、骑个马、背个书,这些看起来简直微不足道的小事,那几个老家伙咋这么上心捏?

答案就是,他们有把握控制老的,却没把握控制小的!

连王岳一起,五个人都在纠结这个事情。因为他们知道,太子朱厚照将来的发展趋势,似乎不会是他父亲朱佑樘这种能让他们掌握的类型。

透过表象看本质,那就别把小事真当小事了,得认真商量出一个妥善的法子来才行。

现在什么法子还没想出来,不过不管是什么法子,必须达到一个目的——把太子收拾服帖!

会心亭,大家都会心地把目光瞄来瞄去看着彼此,希望有谁能出个主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妃常有喜 男配今天吃糖了吗 玩转王爷王妃不消停 术卜 宋谜二 神权序列 阉党奸佞 万界最牛召唤 温阮霍寒年 沈少他又不想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