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小说阅读网 > 历史军事 > 谋凤阙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聘礼

第一百六十三章 聘礼(1 / 0)

,最快更新谋凤阙最新章节!

第一百六十三章

楚珺点点头,正欲和身旁的卫珩说什么,忽然孟蔼上前,附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卫珩只见楚珺脸色几变。

“贺礼?他派人给我送贺礼?有没有搞错……”楚珺的眉毛皱起来,“送礼的人呢?”

孟蔼道:“已经走了。”

“走了?”

“说是殿下尊贵,他不过可汗手下一个小将,不敢想殿下会见他,朝正殿方向行了个礼就走了。”

楚珺眉头未展,“把东西拿来。”

“是。”

卫珩离得近,听见了孟蔼的话。“尉屠那多罗?”

“是。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怎么知道我的生辰,还算计好时间让人大老远送礼来。”

卫珩想了想,“你跟他有交集就是两年前在凉州,再有就是那次他进京了。”

“可第一次说的是公事,第二次也不是我的事……”楚珺微惊,将声音压得更低声音,“该不会是为了青璇……”

这时,孟蔼正好将所谓的“贺礼”拿来,交到楚珺手上。

“这是什么……”楚珺见是一个不大的锦盒,顺手就要打开。

卫珩按住她的手,“我来。”

“嗯?”楚珺还没反应过来,卫珩就已经将锦盒从她手上抽走,放在面前长案上,一手朝盒子伸去,另一只手则放在了腰间的短刀上。

楚珺这才反应过来他是怕盒子里有什么机关。虽然理智上分析,多罗这么利害分明的人不会用这种拙劣的手段,做这样对他有害无利的事,但卫珩时刻关心她的心意,她还是感动的。

盒子打开,什么机关也没有、锦缎内衬上静静躺着一块黑白两色的两重玉环,玉环中间是一颗小金珠。

“这……”楚珺对这东西很是熟悉。“多罗送这东西给我干嘛?还贺礼……不想要他东岭十六部了?”

卫珩的眉头也一皱,“我也不明白。”他从玉环底下抽出一块丝帛,有隐约墨迹。“好像是封信。”

楚珺接过来飞快看完,将丝帛拍在案上,“莫名其妙!岂有此理!这哪是什么给我的贺礼!”说着,不由向坐在不远处的青璇看了一眼。

卫珩接过来一看,也是面色一沉,“‘愿践当日之诺,结两国之好……此物为聘?’这是他在求娶乐定公主的意思?”

“他说得倒好听,‘当日之诺’……可那次父皇哪里答应他了?”楚珺气不打一处来,“就算要求娶,自己上国书、跟父皇求娶去,把什么聘礼送我这儿做什么?要我替他开口不成?”

卫珩好像被楚珺的话启发了什么,将楚珺拍在案上的丝帛拿起来看了看,“我觉得……他这封信用得不像是给你看的口吻。”

“嗯?”楚珺又将信看了一遍,“如果说是直接写给青璇看的……倒也说得通。”

卫珩点头,“我想,他会不会是想借你之手将信送到乐定公主手上,借以询问公主的意思……如果直接递上国书,那这件事无疑没有乐定公主考虑的余地了。”

楚珺挑眉,“照这个思路,那他还是在为青璇考虑,不想罔顾青璇的意愿喽……那直接将东西送到青璇手上不就行了,多此一举地给我干嘛?”

卫珩缓缓道:“因为他对乐定公主在大兴的身份地位很清楚,不论应或不应,公主都没有足够的分量提出,只有你是一心为公主好,又有足够的分量……”

楚珺一笑,“得,又给人当枪使了。”楚珺又朝青璇看了一眼,正对上青璇也望着自己笑的表情,也跟着笑笑,“看在他这么在意我妹妹意愿的份上,我就不计较了。”

楚珺将锦盒收起来,举起案上的酒杯,转向卫珩,“我又老了一岁,阿珩,你我同饮一杯?”

卫珩举杯笑道:“老?老的只有我一个,玥玥还年轻的很,想跟老搭边,我是不知道这得什么时候了。”

两人笑着对视,同饮了一杯。

底下宾客见上首两人不再说话,而是举杯了,纷纷得到信号,开始轮着敬酒。

楚珺酒量不差,但不爱多饮,所以只有像史迁、朱茂这样本来和她关系就不错,品级也不低的才自己举杯,其余全叫卫珩代劳了。

楚珺身份在这摆着,就算她不给面子,也没人敢怎么样,何况世子代饮,也是十分给面子了。当然,像元墨珏、青璇、元引璋敬酒的话,楚珺和卫珩自然是一同举杯回应了。一时间宴会上歌舞盈盈、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因为是东宫设宴,宾客都是根据楚珺的意思来的人,虽然不都是她的人,但也没有坏兴致的。所以一场宴饮也算是宾主尽欢。直到快酉时,楚珺才起身离席,底下的人这才互相寒暄着,没醉的扶着醉了的,三三两两陆续出了东宫。

楚珺留了青璇在东宫歇一晚,又与卫珩将元墨珏卫瑛夫妻和元引璋送到宫门口。南襄王府的马车在前,于是元墨珏先扶着卫瑛先上了马车,自己才回身向楚珺三人还礼告辞。

元引璋朝马车上看了一眼,对元墨珏笑道:“自从成亲后,长兄的好心情都多了起来。”

元墨珏朝楚珺和卫珩瞥了一眼,结果看到两人正笑眯眯地望着他,不由道:“这是自然。不信,四弟可以问问楚珺。”

元引璋道:“那是不用问了,我看五妹就没有心情不好过。”他朝楚珺看了一眼,半开玩笑地道:“你们如此,弄得我也想成亲了。”

楚珺眼睛一转,状作左右环视一圈,半试探地道:“可惜啊,这会儿人没在,四皇兄这话说了也白说。”

元引璋笑笑,不置可否,转而告辞,上了后面长宁王府的马车。

楚珺与元墨珏对视一眼,一个摊了摊手,一个摇了摇头,

“四皇兄也忒狡猾,硬是半个字都没漏。”

“我看,他跟你那个侍女还有的折腾。”

楚珺沉默片刻,“现在跟他还没对上,以后再说吧。”

元墨珏又摇摇头,对她拖延的态度有些无奈,“别拖出麻烦!”说着,也上车走了。

楚珺留了青璇在东宫休息,顺便将多罗的东西交给她。见青璇抱着盒子半晌没出声,楚珺道:“不着急,你慢慢考虑。只需要凭心意回答,别的都不用管。”

青璇罕见地没有多话,“我知道了。”

礼部考核前一天,韩胥就给出了他的回答。他会答应放弃入翰林而入东宫,也算是在楚珺意料之内。毕竟从翰林编修做起,按正常情况三年后外放,然后再熬几年,等调任回京少说也要六七年后了。东宫虽然有风险,但现在看来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青璇一直没有跟楚珺再提尉屠那多罗的事,楚珺当然也不会问,弄得自己像在催青璇似的。反正这事不急,楚珺当然也乐意青璇多留两年。

六月中旬,京畿道东、河南道西、河东道南一片区域开始降雨,一直持续到六月末,雨势不歇。黄河流向由南北转为东西向的拐弯处决堤,上下百余里河道多处溃口。京畿道华州、同州,河南道陕州、虢州,河东道蒲州等地三十多个县受灾。

平都,盛安公主府。

“……正想着对策,眼下就有这天赐良机,看来,连老天都帮我们。”

元紫琰有些不确定,“她会往自己身上揽这事?”

殷士诚道:“户部工部齐出,她坐不住的。何况她身为储君,有这样的事,自然应该赶在前面。稍有推脱,陛下就该不舒服了。”

元紫琰道:“这个局,一旦开始就没有回还余地,若真如此,只可惜了户部……”

殷士诚缓缓道:“若有取之,必先予之。”

六月二十九,宣政殿早朝。

“……华州等五州刺史均上书入京,黄河溃口势不可缓,救灾迫在眉睫。”

工部尚书刘勤上前道:“陛下,臣请命,往黄河溃口处修筑堤岸,治水救灾。”

户部尚书张从也上前:“陛下,华州等五州义仓已开,米价仍居高不下,臣奏请开仓赈灾。”

元文谡沉吟半晌道:“准奏。”

楚珺在底下思忖,户部工部一起出头,肯定是二皇姐的意思。底下的人都这么积极,自己这个太女兼尚书令要是还闷着不出声,也太引人诟病了。再说,赈灾这种事从来都是撑死上边饿死下边,张从不提开仓赈灾还好,这一提,自己怎么都得插一手了。

“父皇,儿臣请命。三十多县十万百姓受灾,儿臣不忍安居东宫。”

楚珺的开口似乎全在元文谡预料中,因为他没怎么停顿就道:“准太女奏。令太女协同户部、工部,主掌赈灾治水事宜。”

“儿臣遵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小娘子醉酒侍郎君 师太也可爱 治愈总裁的一百种方法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谋杀回忆 圣骑皇朝 神级龙珠系统 铁流铸宋 让我喜欢的女孩都喜欢我 尚家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