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小说阅读网 > 历史军事 > 香郁果 > 苦娘(六)

苦娘(六)(1 / 0)

,最快更新香郁果最新章节!

旺旺娘继续在张家大院和公爹儿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这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

人就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心中的意念常常被外界的思潮所干扰,旺旺娘她虽然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对村里的流言蜚语不在乎,可是,这流言蜚语太喧嚣了,最终影响了她,她现在不能很自然的和公爹相处了,她甚至不敢再看公爹那张和蔼可亲的脸,做好饭后,小声地招呼公爹吃饭,将饭菜端到桌子上,给公爹吃,而自己则端着饭碗到门外,和那些谝闲话的女人们一起吃,儿子看妈妈出去了,也端着饭碗出去,家中只留张四犇儿一个人,孤零零的吃饭喝汤,一个人吃什么都不香,张四犇儿吃几口就不想吃了,剩下的饭菜,倒了吧可惜,就说:“下一顿热热重吃。”他心疼孙子,怕剩饭吃坏了肚子,坚决不让孙子吃,儿媳妇食儿细,新鲜的好吃的东西还吃不多,剩饭剩菜吃的更少了,所以这些剩饭剩菜基本上都是他一人吃,终于有一天他吃坏了肚子,冒肚拉稀上吐下泻,这事情传了出去,骚婆娘先知道了,进了张大大院,探视慰问好兄弟,把媳妇撇呲了一顿:“你这儿媳妇咋当得,把剩菜剩饭都给你公爹吃,他是恶水缸吗?还是你喂得一头猪,你要侍候不好老公公,就离开这张家大院,张家不是没有人,媳妇闺女好几个呢,你不会侍候,有人会侍候。”旺旺娘是牙打掉了往肚里咽,自己就是个不孝的儿媳妇,他给二娘赔不是,说“以后一定改,好好侍候公爹”,张四犇儿说:“二嫂,你不要怪罪媳妇,是我怕浪费吃掉的,这冒肚拉稀不怕啥,吃点药就好了,我这一段肚子里有热气,冒一冒正好消消火。”骚婆娘心中脑恨啊,这老公公和儿媳妇真是够亲的,儿媳妇把老公公的肚子都吃坏了,连自己这外人都看不过,你倒还找理由,看来这公爹还真的爱着儿媳妇。

骚婆娘又有了话说,她在村里威信不低,俗话说:“女人不坏,男人不爱”骚婆娘就是招男人喜欢,她出了东家,进西家,穿过上寨到下寨,她是见面熟,看见谁都热情的打招呼,认识不认识都能站在路旁谝半天,大侄子小叔子更是爱和她开玩笑,嬉笑怒骂,打情卖俏,村里有什么事情,差不多都是她最先发布的,如果将她放到国家新闻出版局,她就是首席发言人,村里的人也爱听她说话,她散布的也不都是流言蜚语,大都还有一点事实根据,只不过她添油加醋搅合以后,更生动更有趣也更离谱。

旺旺娘如今不是好媳妇了,她虐待老公公的事情还真不少:

“让公爹吃剩饭吃坏了肚子。”

“天不明就到地里干活干到晌午,媳妇还不给送饭,饿晕到了地里。”

“十冬腊月,滴水成冰晚上还要去下粉条,媳妇不给做大皮袄,连皮坎肩都给了孙子穿,孙子老金贵,身上不冷了,可爷爷被冻坏了耳朵,冻烂了脸,手脚都冻裂了,像孩子的嘴,还流着血”

“这还不算,媳妇还老给公爹甩脸子,三天五天都没有一个笑脸。”

“这样的日子有啥过头?”

“这就是张四犇儿自作自受,谁让他封建老搅筋,为了留住孙子,逼得儿媳妇不能嫁人。”

“听说这老公公待儿媳妇可是不赖,是儿媳妇舍不下张家这份好生活,不愿走。”

“不愿走,就好好多嘛,虐待老人干啥?

“这都是表面现象,其实这翁媳关系好着哩,吵架甩脸子都是给外人看的。”

“不知道,这儿媳妇还给老公公暖不暖被窝了?”

“暖不暖被窝管你什么事?咸吃萝卜淡操心,你这老鳏夫,是不是不想睡冷被窝了,那就给你那傻小子娶个傻媳妇,你钻进去”

“放你娘那狗屁,你胡吣什么,儿媳妇恋着老公公不嫁人,就是伤风败俗,大人没有啥,但孩子呢?孩子可是一天天长大了。”

张家这些半真半假的事情,都通过骚婆娘的嘴,有鼻子有眼的在村中流传,最离谱的是,“儿媳妇不给老公公暖被窝了,老公公的日子是真难过了,腊月天他晚上下粉条到半夜,媳妇不陪着孙子在他的床上睡了,孙子怕冷就钻到娘的被窝里,爷爷半夜里回来,被窝冷冰冰的,孙子说什么也不来,老公公一个人钻进冰冷的被窝里,睡到天明脚都暖不热。”还有呢“媳妇也总不给老公公好脸色看,有好几次都当着村里人的面呲呱老公公,让老公公在村人面前丢面子。”即使这样,张四犇儿也忍着,他知道这媳妇是不得已的,不管怎么说,只要媳妇不带着孙子离开这张家大院,自己每天能吃到媳妇做的饭菜,能听到孙子叫爷爷的声音,他就是苦死累死冻死屈死,他都愿意,他从心里怜惜媳妇,他知道媳妇的心中比他还要苦的多。

但是张四犇儿终于忍不住了,因为他的孙子受到伤害了,旺旺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也是个怯懦敏感的孩子,他去上学,在街上走,常常听到女人们叽叽呱呱的说闲话,他觉得有意思,就伸长耳朵听,听到关于他们家的闲话就回来问爷爷,爷爷不给正面回答,总是说:“小孩子家,把心思用到学习上,不要听外人说闲话倒是非。”旺旺知道,爷爷不正面回答他,就说明这些话不是好话。

这一天下午,放学好长时间了,旺旺还没有回家,爷爷就去找,看见旺旺和几个孩子在打架,旺旺的脸被打烂了,还渗着血,而宝生把一个大个子的男生压在身子底下,用拳头使劲的捶,旺旺爷赶紧将他们拉开,问打架的原因,那个大个子的男生,是骚婆娘的孙子叫夏旺,宝生说:“这张夏旺就不是好东西,他是哥哥,不护着弟弟,还仗着个子大力气大欺负旺旺,连我这外人都看不过去,今天我非把他捶扁不可。”旺旺爷心中说:“你才不是外人,你也是旺的兄弟,你的原名叫张春旺,春夏秋冬四个旺,就是张家的命根子,都在我的心肺上挂着,伤到那一个,我都心疼。”可是旺旺爷没有说出来,他把夏旺拉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看看没有伤,就放心了,爷爷说:“夏夏,你是哥哥,怎么能骂秋秋,打秋秋呢。”夏旺说:“谁给他是兄弟,我奶说了,张秋旺就是不知来历的小杂种,你们这一家人不正经,老公公和儿媳妇关系暧昧,要我离臭旺远一点,可是,臭旺像橡胶一样粘着我,真是讨厌。”旺旺爷心中恼恨,真想伸出手,打夏旺一巴掌,可是,他还是忍住了,到底是孩子嘛,“大人说闲话咋能不避孩子,这二嫂真是的。”爷爷叹口气小声嘀咕,旺旺仰起头对爷爷说:“暧昧是什么意思?”爷爷说:“不知道”旺旺说:“我查过字典了,暧昧,就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意思。”张四犇儿低着头想事情,还真是“蒙星雨淋湿衣裳,说闲话断人心肠”,现在连孩子都影响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既要留住孙子,又不能让媳妇受到伤害,让孙子受到影响,哪有这样的好办法呢?旺旺爷想去问问程福来,“程福来是个和事佬,脑子活络,心腹好,口才也好,当初就是他想出办法帮我保住孙子的。”想曹操曹操就到,程福来到下寨村来找儿子,听说到了张旺家。

旺旺爷热情的招待了程福来,吃过晚饭,还要留程福来说一会儿话,旺旺和宝生站在程福来的面前,让程福来眼前一亮,“这俩孩子长得还真像”,程福来收养宝生的时候,刘翠枝只告诉他“这孩子是下寨村的,父母都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程福来不愿宝生老到下寨村玩,“虽然孩子的父母不在了,但说不定爷爷奶奶还在,万一人家认出来了,要孩子认祖归宗,咱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倒是福来嫂性情豁达说:“认出来怕啥?咱养了这么大,待得又不赖,爷爷奶奶即使认了,也就是一门亲,倒是宝生这孩子重情义,让他知道亲爹娘是谁,逢年过节让孩子去给亲爹娘上个坟,烧柱香,也算是个念想。”程福来说:“那我到下寨村问问吧。”福来嫂说:“你去问问四犇叔吧,明贤是你的好朋友,朋友不在了,他的爹就是咱的老人,好多年都没看他了,不知道过得好不好。”程福来说:“咋会好,唯一的儿子死了,媳妇很可能也带着孙子嫁人了,他一个孤寡老人可怜。”福来嫂搬出鸡蛋罐儿,将半罐子鸡蛋装进一个竹篮中,福来哥掂着礼物来看亡友的爹,心中想:“如果,犇叔真的一个人,就让他去我家住,反正我也没有爹娘,多个爹也是福气”,到了四犇儿家,才知道儿子最好的朋友旺旺,就是四犇叔的亲孙子,好朋友张明贤的遗生儿子,这就是缘分,他对四犇叔说:“宝生和旺旺老是投缘,长得也像,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兄弟,宝生是不是你们张家的根儿?”张四犇儿很想说出宝生的身份,可他转念一想,福来没有儿子,把宝生待得像亲生,再说三哥家已经没有人了,说出来也没有用,反而让孩子有心理负担,等孩子长大些再说吧,就对程福来说:“不是张家的孩子”旺旺爷说他很感谢程福来,说是他帮自己保住了孙子,福来说:“是你做的好,这世间的爷爷都爱孙子,但像你,宁可倾家荡产,也要保住孙子的爷爷不多,看着孙子长得这么好,你心中高兴吧。”四犇说:“当然高兴,可是叔现在又遇到新的难缠,你得帮叔拿拿主意。”程福来说:“有啥难缠,是媳妇改嫁,要带走你的宝贝孙子?”四犇儿说:“那倒不是,媳妇贞洁安静,不愿再走,我们这一家本来过得不错,可是现在碰上二嫂这个骚婆娘,在村里散布流言蜚语,说媳妇不愿改嫁是恋着老公公。”程福来说:“什么流言蜚语,叔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很怜爱儿媳妇。”四犇说:“是很怜爱,我把她当成亲闺女待承,她也依赖我,如果她真的带着孩子走了,我就活不成了。”福来说:“那你管别人胡吢什么,你怜爱媳妇,媳妇依恋你,还有个孙子连着你俩的心肝肺,您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过日子就行了,有什么难缠的。”四犇说:“大人都没有什么,可是现在影响到了孩子,孙子十来岁,似懂非懂的,我怕孩子心中有疙瘩。”程福来说:“这也是个难缠事,就像我,说是来打听宝生的亲爹娘,可是,我还是不想让孩子知道。”四犇儿说:“就是这个理,你给叔想个办法吧。”程福来想了一会说:“分家吧,让孙子跟着你过,人还在一个院里住着,两个锅吃饭,分家不分心,还是一家人。”四犇想了一想,觉得就这一个办法了。

张四犇儿故意找茬儿,和媳妇站在大门外,吵了一架,全村人都知道,儿媳妇待公爹不好,公爹要和她分家,大队支书李万祥亲自为他们调解,都不行,“这家一定要分”,张四犇儿带着孙子住在前大屋,衣食住行都不叫媳妇管,他一人解决“儿生孙子爷来养,就是讨茶要饭也要把俺的孙子养大,来顶张家的门。”媳妇住在后面的厢房里,中间还扎了一人高的篱笆墙,四犇儿和孙子走前门,媳妇走后门,这一家人算是散伙了,骚婆娘的目的达到了,端着一盘肉饺子,高高兴兴的去找好兄弟续旧,被张四犇儿呲呱了一顿,饺子被倒到了猪食槽,这是啥意思,二嫂心中明白,低着头出了张家的大门,从此后再没进去过。

旺旺娘到现在算是一无所有了,女儿被亲娘领走了,儿子被爷爷要走了,她觉得十分的轻松,她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牵挂了,她想“去找亲爹娘,找不到亲爹娘,找到养父母也可以,找不到养父母,找到明贤君也行。”

1955年的中秋之夜,是上下寨的狂欢夜和情人节。

人们沉浸在胜利和丰收双重喜悦中,奔走相告,载歌载舞,许多人家都挂上了红灯笼,放鞭炮,耍社火,比过年还要热闹,年轻的小伙子举着火把,在诗圣桥上奔跑,像一条火龙在河面上游动,姑娘们腰中系着红绫条伴着火龙扭秧歌,孩子们呐喊奔跑,老人们眉开眼笑,皮司令特的从东海前线回到他浴血奋战过地方,和乡亲们一起欢庆抗战胜利十周年,还有许多八路军的老战士,也从四面八方回到这里,参加到游行的队伍中,老班和老杨等抗日英雄,被马朝月领的民兵们抬起来,欢呼着连着向空中抛了好几次,马老太爷和旺旺爷则代表村里的老寿星,捧起了大海碗向皮司令敬酒,皮司令将酒倾入洛河,他饱含深情地说:“我接受上下寨乡亲们的敬酒,让我们一起先为那些死难的烈士们敬酒,为我们新生的伟大的共和国敬酒,也为乡亲们的平安和健康敬酒,愿和平与幸福像这长流不息的河水,永永远远流下去。”

人们将桌子摆到大街上,摆到河提上,摆到打谷场上,放上月饼,放上水果,放上烧酒和美食,这完完全全就是自助餐,谁想吃什么就拿什么,谁想喝什么就取什么,年轻人喝醉了,摇摇晃晃的见谁都叫兄弟,即使将亲爷爷唤作哥们,也决没有人会责骂他,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这时候也可以尽情的说笑,当着丈夫的面,和喜欢的男人调情,丈夫不但不嫉妒,不恼怒,还跟着起哄,当然了,平日里正正经经,连女人的手都不敢随便拉的男人们,此刻,也可以撇下自己的老婆,去和相好扎堆,当着老婆的面和相好亲嘴,甚至和相好手拉手,钻到幽暗处彻夜不归,老婆也绝不会找他,更不会骂他,因为他的老婆很可能就在会情人呢,而最兴奋的是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手拉手登上一条条彩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漂流,洛神为媒,明月作证,一对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了,过了这一天,生活又恢复常规,媳妇回归家庭相夫教子,男人进入大田下力干活,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即使你有万般情思,千种风情,也只能等到来年的八月中秋的狂欢节上才能和情人相会,这就是上下寨的独特的风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体现。

一轮圆月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落入多情的洛河,凌波摇荡,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她就像那娇媚的少女,身着藕荷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笑吟吟的望着河岸上那一双双欢歌笑语柔情似水的情侣,和十年前不同的是,当年那些年轻的情侣,现在都已人到中年,为人父、为人母,民兵连长马朝月拉着妻子李紫环,后面跟着他们的三个闺女,花枝招展的走在最前面,紧跟其后的是抗日英雄老杨和妇女主任刘翠枝也被他们的三个儿子簇拥着,马朝华和翠枝的妹妹刘翠英结了婚,还没有孩子,他俩没有拉手,但心中的快乐已经表现在脸上,王月娥牵着八路军英雄老班的手,老班现在已经是县长了,李红英依偎着丈夫王三和的肩,他们是今天成亲的新婚夫妻,刘翠芳有点扭捏害羞,离她的小女婿远了些,一双大大圆圆的眼睛却暗送着秋波。

月上中天的时候,这些幸福之家都登上一条彩船,在洛河上泛舟,明月高悬,碧波闪闪,情歌荡漾,藕荷涟涟,马朝月和李紫环领着他们的孩子率先跳上了一条大船,紧接着其他的幸福之家,也都各自上了船,每条船上都有一个年长的男人为他们掌舵,这些人都是弄船的好手,也是长辈,辈分越高福分越大,彩船在人们的欢笑声和祝福声中缓缓离岸,在月光下流连往返。

就在这狂欢之夜,却有一个忧郁的女人,她来到洛河边上,又坐在那棵大柳树下的石头上,这女人就是马康怡敏,她今晚打扮的很妩媚,身着一件白色真丝绸绣花连衣裙,胸前插一朵淡紫色的木槿花,这都是丈夫明贤喜欢的颜色,长到腰身的秀发,也用火夹子烫了大波浪,高高的挽在头顶,用珍珠头链缠了两圈,搭在额头上,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眉毛描的细长、嘴唇涂得鲜红,人参高级润肤霜,把脸蛋搽的白里透红,水蜜桃一般。

“三十多岁了,保养得这么好,看上去比二十岁的大姑娘,还水灵些,”

“她要干什么?”

“不用问,今晚是情人节呀,上下寨的好男人倾巢出动了,她得为自己找个好的归宿。”

“也是的,她现在什么牵挂也没有了,该给自己找个好男人了。”

女人们带着羡慕和嫉妒小声议论着,男人们蜂蝶一般来到他的面前,她却始终望着洛河中的月影,静静地坐着,像一尊贞静的圣母雕塑。

月亮好像累了,裹着一团彩云,似乎要睡着了,散发着淡黄色的光晕,狂欢的气氛越来越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都回家了,夜深人静,河面上的彩船越来越少,马朝月和李紫环一家乘的彩船,走到最后,一家人上岸之后,看见刘翠枝和老杨的船在岸边靠着,老杨带着孩子已经走了,刘翠枝在等李紫环说还有事情,马朝月带着孩子走了,刘翠枝携着李紫环的胳膊向大柳树走去,

“你要干什么?这么晚了,还有约会?”

“怡敏姐,今晚打扮的那么漂亮,是相亲吧。”

李紫环是一个有窥视癖的女人,她最爱偷偷的看情人们约会,

“咱俩躲起来看一出好戏吧。”

“也许不是好戏,这么晚了,他一个人在这里,如果遇到坏人咋办。”

“你说的对,那一年的中秋之夜,你和朝华约会,我和朝月偷看,想看一处好戏,结果却是华弟要和你分手,村里人都说你翠枝爱上了英雄老杨把朝华给甩了,我给你作证,是华弟甩了你。”

“不用说了,我们就坐这儿看着就行了。”

马康怡敏喃喃自语:“爹、娘你们都在哪里?我好想你们啊,你们知道闺女的痛楚吗?我的命咋这样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如今是一无所有了,爹娘殁了,丈夫也殁了,情人隔着仇恨的大海,十年了没有一点音信,他很可能把我忘了,可是,我还要在这世上活着,因为我有一双儿女,儿女是母亲的希望,是母亲活下去的理由,我还有一个怜爱我的公爹,她是女儿的精神支柱,可是现在,这精神支柱也倒了,公爹和我分家了,女儿被亲娘领走了,儿子也跟了爷爷,三五天我都见不上一面,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爹、娘来带我走吧。”马康怡敏产生了幻觉,她真的看见亲爹身着戎装,亲娘身穿旗袍,养父养母也向她招手,还有爷爷也掬着嘴,向她做着亲吻的样子,他们踏着彩云,一会儿就不见了,这勾魂的月夜啊,让马康一敏魂飞魄散,她知道自己追不上父母亲人了,自己在地上,父母在天上,她凝视着洛河,在月光之下,像一面闪光的镜子,镜子里映出一个她熟悉的身影,是明哥,不错就是明哥,明哥今晚好帅气啊,挺拔的身躯,修长的四肢,合体的中山装,擦得鉦明灹亮的皮鞋,手腕上戴着进口的欧诺茄夜光手表,白皙的脸庞,明亮的眼睛,高直的鼻梁上架一幅金丝眼镜,温文中透着儒雅,倜傥中显出风流,明哥站在华丽的彩船上,头上罩着耀眼的光环,手中拿着一条白色的绣花丝巾,向她频频招手,明哥把手掬成喇叭状呼唤她的名字:“马康怡敏,你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我爱你,我要娶你,我要你一辈子陪着我,到死不能分开。”马康怡敏站了起来,大声回应:“张明贤,我爱你,你是世间最帅的男人,我会爱你一辈子,就是死了,也会粘着你,今生今世不分开,来生来世也不分开”马康怡敏伸开双臂欢呼着,翩翩跹跹得奔到河边,眼一闭,头一垂,就要扎下去了,这个地方水深浪急,头朝下扎下去,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到了明天,她的尸首会漂到河滩上搁浅,人们会将她就地掩埋,没有墓碑,也没有坟丘,她是一个寡妇,寡妇活着没有地位,死了也没有葬身之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是我非鱼 农门贵女:相公娇又白 北宋第一纨绔 三国江湖路 你是心底光 七零团宠福运连连 暮色循光 大佬看上的女人不好惹 乱唐诡医 偏执傅爷的小祖宗最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