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小说阅读网 > 历史军事 > 香郁果 > 乱云飞渡(三)

乱云飞渡(三)(1 / 0)

,最快更新香郁果最新章节!

氺墅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第一件好事,就是爷爷偷偷抓的那两只猪仔长大了,爷爷把它们绑起来拉到县上的食品厂卖掉,用这些钱,置了嫁妆把黛姑姑风风光光的嫁人了,黛姑姑高中毕业虽然没能考上大学,但她找了个大学生给俺当姑父,让村里姑娘都羡慕,嗉儿也是十分的羡慕,嗉儿那时虽然才六七岁,但是,也在心中把黛姑姑当成了榜样,嗉儿在心中想,长大了也得像蓝姑姑那样,自己做主给自己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还得像黛姑姑那样,找个大学生的丈夫让所有的人都羡慕。

这第二件好事是我们这个家又合起来了,父亲回归家庭了,他又和母亲住在一个屋了,嗉儿和哥哥都大了,不能和父母在一间房子里搅和了,就到前大屋和奶奶爷爷住一起,嗉儿和奶奶睡一床,哥哥和爷爷睡一床,原来冷冷清清的家,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嗉儿虽然还在外婆家上学,但是,一到星期天就要往家跑,因为我们家现在也有好吃的了,父亲的工资长了,母亲在生产队干活挣得也不少,爷爷经营自留地,自留地里除了种粮还种菜,爷爷种菜是内行,菜长得很好,一家人都吃不完,还送给亲戚朋友,奶奶烹调的手艺真不赖,烙油馍、擀蒜面、蒸包子、包饺子、每天变着花样儿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这人一多,吃什么都香,一家人坐在前大屋里,说说笑笑,争争吵吵,哥哥发布时事新闻,爷爷讲述历史故事,母亲高兴时就念一段小曲,嗉儿更不会闲着,小嘴儿吧嗒吧嗒的说个不停,真的是比在外婆家热闹有意思多了。

这第三件好事就是父亲把嗉儿从外婆家接回来了,嗉儿又住进水墅,成了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了。

父亲接嗉儿回家的那一天,好像是初夏季节,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北方乡村的孩子来说,初夏可是个黄金季节,不热不冷的天气,最适合户外活动,无边无际的原野生动而美丽,白云在蓝天上缓缓地飘着,绿中泛黄的麦子像一望无际的海水,翻着细小的浪花,暖风呼呼的吹着,吹得杨花落满地,吹得柳絮满天飞,吹得河水哗哗的流,小鱼虾、小泥鳅、小青蛙、小螃蟹,小燕子、小黄鹂、都是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都欢蹦活跳的尽享生命的快乐,大人们都在田野里辛勤地而愉快的劳动着,而我们这一群儿无忧无虑的顽童,则是乐不可支,离开了大人的视野,像一群脱了缰绳的小野马,在充满希望的原野上喧哗,在小河边奔跑,笑够了,跑累了,就回到家中,在馍篮子里取一块儿冷馍,就着#凉水,吃下去,然后就躺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酣睡,青石板就在石榴树下,火红的榴花开满树,不能变成果实的诳花随风飘落,满地都是的,喜欢了就拣一朵、两朵的插在头上。

那是一个星期天,嗉而心中特别的高兴,外婆给嗉儿梳头,说父亲要接嗉儿回家,她把嗉儿打扮的很漂亮,除了穿上新衣服,还在头上插了几朵石榴花,父亲进来的时候,嗉儿正在帮外婆扫地,嗉儿抬起头看见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朝嗉儿微笑,嗉儿感到新奇,就凝视着他,他长得很帅,个子很高,肩膀很宽,穿一件藏蓝色的毛料中山装,挺括而合体,脚蹬一双黑光油亮的皮鞋,脸很白,头发很黑,很讲究的梳个大背头,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射着和蔼可亲的光芒,这个人是谁?嗉儿好像从来没见过他,嗉儿所见过的人,和他好像都不一样,嗉儿怯生生的站到外婆身后,探出头看他,看他那亲切而又陌生的父亲。

父亲对外婆说:“娘,你这些年劳心费力了,现在日子好过了,我和她妈商量了,要把孩子接回家自己养。”

外婆说:“该接走了,我管不了了,管她吃,管她穿,我都不怕,我怕的是她不听话,又疯又野,不好好读书写字,我怕把孩子给你耽误了,落下埋怨,这闺女不笨,但是不用心,不踏实,你可得多费心。”

父亲向嗉儿招手:“闺女,亲伯接你回家。”

嗉儿瞪着大眼睛,这双大眼睛就是遗传父亲的,努着小嘴,抽着小鼻子,父亲向前走,嗉儿向后退,一直退到外婆的怀里“外婆,这个人,是谁?我不认识他,他是不是坏人?”

外婆笑着拍拍嗉儿的肩膀“孩子,你傻呀,他可不是坏人,他是最亲最疼你的人,他是你的亲伯,你是他的亲闺女,他今天接你回家。”

嗉儿摇摇头:“俺不傻,外婆和舅舅是俺最亲的人,俺不要亲伯,他是坏人,他没有给俺带好吃的,也没有给俺买新衣服,也不给俺买书、买本、买铅笔,也不给俺讲故事,他不抱俺,也不背俺,俺可不要跟他走。”

父亲的脸色有点难看,但还是笑着哄嗉儿:“亲伯带你去买好吃的,行不行?”

“真的?买什么好吃的?”

“亲伯带你到城里,那里好吃的可多了,你爱吃啥,亲伯给你买啥?”

“真的?不骗人?”

“不骗人,”

“那好吧,我们拉钩”

“拉勾上轿,一百年不准变,谁变谁是小狗。”

父亲抱起嗉儿,把嗉儿放到崭新的自行车上,自行车风一样的飞驰,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城里的集市上,父亲没有骗嗉儿,这好吃的真是不少,嗉儿这小馋猫先饱眼福,再饱鼻福,再饱口福。

父亲先掏出一毛钱,给嗉儿切了一块西瓜,这西瓜可是嗉儿这一辈子所吃过的最甜的西瓜了。

父亲推着车子,在街上走说:“闺女,爱吃啥。”

这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油炸糖糕是嗉儿爱吃的,火烧馍加卤猪肉也是嗉儿爱吃的,浆水豆腐、红薯凉粉,羊肉泡馍、鸡汁混沌,都是嗉儿爱吃的,但嗉儿又不知道该吃什么,就随便绕着手,父亲来到一个包子棚下,父女俩坐在一张桌子旁,伙计端上来两盘水煎包子,不知道是嗉儿这馋猫太馋呢,还是那包子确确实实是色香味俱全,嗉儿一看见包子,哈喇子就流出来了,抽抽鼻子,香气扑鼻,咬到嘴里,更是喷喷香,这也算是嗉儿,这一辈子吃到的最香的包子了,几十年后还觉得余香留口呢,嗉儿虽然不是饿狼扑食般的狼吞虎咽,但也像小牛吃青草般的津津有味,嗉儿把那一大盘包子都快吃完了,父亲却还没有动筷子,这时候过来了一个要饭吃的孩子,年龄比嗉儿大得多,看着桌子上的包子馋涎欲滴,父亲拿起筷子给他夹一个,他吃了还不走,还直瞪瞪的望着盘子,他的心思父亲知道,他就是觉得这桌子上的包子,嗉儿肯定吃不完,俺剩下的就是他的了。父亲又给他夹了一个,说:“快走吧,”乞丐孩子笑嘻嘻的离开了,嗉儿果然吃不完了,父亲却没有吃,把剩下的包子用纸包起来,要带回家。嗉儿心满意足了,孩子是最容易哄得,只要有奶谁都是娘,只有给她点好吃的,她就认你是亲爹,嗉儿认定眼前这个人就是最亲最疼嗉儿的人,如果他不是最亲最疼嗉儿的人,会给俺嗉儿这样好吃的包子,嗉儿不得像那个小乞丐一样的讨饭吃,那小乞丐为啥讨饭吃?难道他没有亲爹亲娘吗?嗉儿带着疑问,望着父亲,幸福的笑了。

父亲问嗉儿:“还想吃什么?”

嗉儿大声说:“俺吃饱了。”

父亲把嗉儿又放到自行车上,不过,他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到了县医院。

父亲找到了一个阿姨医生,父亲让嗉儿给她叫阿姨,嗉儿怯生生的不肯叫,阿姨医生拿出一个听诊器,在嗉儿的肚子上又敲又听,问嗉儿肚子疼不疼,嗉儿摇摇头,撅着嘴,不吭声,医生阿姨对父亲说:“王老师,放心吧,孩子没有什么病,气管有点发炎,肚子里有寄生虫,这都是小孩的常见病,我给开点药,回家吃吃就好了。

父亲笑着点点头说:“这闺女就是你那一年,冒着大雨给接生的,不是你,他就没有命了。”

医生阿姨歪着头,笑眯眯的看嗉儿一会儿,嗉儿觉得这医生阿姨,真是非常的漂亮,嗉儿真的想上去亲她一下,她嗉儿的救命恩人啊。

医生阿姨问嗉儿几岁了,父母叫什么名字,上学没有,老师叫什么,嗉儿口齿清楚,回答的利利索索,嗉儿不再怯生生了,嗉儿就是爱说话,医生阿姨问嗉儿一个问题,嗉儿唧唧咋咋回答她一大篇,医生阿姨笑着对父亲说:“王老师,闺女怪聪明哩,您可要好好培养。”

父亲叹口气说:“我就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从小到大没有管过她,今天我去外婆家接她,她都不认识我,说我是坏人,不肯跟我走,我哄着她,说给她买好吃的,这才跟我回来。”

医生阿姨叹口气说:“王老师,您不用再说了,像咱这种情况不少,我们就是把工作看的重,把事业看的重,为了人家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耽误了,不瞒您说,俺的孩子俺也没有照顾好,总是说工作忙,把孩子送到乡下,给老人养,乡下的条件那会有城里好,老人管孩子吃,管孩子穿就不错了,教育不了孩子,昨天我才把孩子接到身边,晚上闹了半夜,非说我不是他的亲妈,大舅妈才是他的亲妈。”

父亲带着嗉儿离开医院,自行车骑得风一般,嗉儿也高兴地大呼小叫,柔和的阳光从路边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密密层层的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不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赶快种谷”风清气爽,蓝天上飘浮着炫丽的云彩,太阳光均匀地穿透第一片绿叶,蝴蝶蜻蜓以美丽的舞姿在花间翩跹,夏天就这样踏着轻快的节奏,和声敲碎了一池春水,春风春雨皆已离去,落花流水相依相送,追寻逝去的色彩,青枝绿叶蓬蓬勃勃展露生机,杨柳倒映的池塘边,草芽萌发的原野上,夏天象涨红了脸的怀春少女,欢欢喜喜,大踏步地走来了,热风吹开了满树火红的石榴,热雨刷绿了一地碧绿的星星草。

父亲看嗉儿高兴,脸上也有了笑意:“闺女,你说,俺是坏人还是好人?”

嗉儿扭过头看看他的脸说:“有点像好人。”

父亲说:“哪里像好人?”

嗉儿说:“给俺买好吃的,还给俺看病,还带俺回家,还有就是,俺长得有点像您,外婆说,嗉儿长得像亲伯,亲伯是最疼最爱俺的人,你是亲伯吗?”

父亲说:“当然是了,我是你亲伯,你是我的亲闺女,咱俩是最亲的人了,叫声亲伯。”

嗉儿努着嘴,绕着头,斜着眼看他一会儿“那你咋不养活我?”

父亲愣了一下说:“亲伯在外面工作,挣钱养活你,亲伯不是工作忙吗,顾不上照顾你。”

嗉儿说:“那你今天就不忙了?”

父亲说:“今天是星期天,不工作了。”

嗉儿说:“那以后你星期天不工作了,就来接俺回家,给俺买好吃的,还带着俺兜风,俺就给你叫亲伯。”

父亲说:“行,星期天不工作,就来接你回家,奶奶给你做好吃的,不光有亲伯,还有哥哥妹妹叔叔姑姑一大家人呢,都会和你玩。”

“真的,说话算话。”

“说话算话,你得给俺叫亲伯。”

“亲伯、亲伯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闺女闺女我爱你,就像大米爱老鼠。”

走到一个三岔路口,父亲没有拐到回家的路上,而是向学校的方向。

父亲说:“咱们是先回家呢,还是先到学校报名?”

嗉儿说:“当然先去学校报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我的皇帝梦 抗日之晋北小卒 妃梦无痕 异世崛起传奇 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 式微式微胡不归 莽明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庆余年之范氏兄弟 宦海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