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小说阅读网 > 历史军事 > 香郁果 > 锦囊妙计(十一)

锦囊妙计(十一)(1 / 0)

,最快更新香郁果最新章节!

十一

小组讨论在火红的晚霞中结束,圆桌会议在皎洁的月光下进行。

太祖奶和花影姨走出厨房,在当院摆好一个大圆桌,摆好凳子,放好馍菜汤说:“老爷太太少爷公主们,不要再闲谝了,该喝汤了。”

一家人坐在圆桌旁,哧溜哧溜地喝汤,高祖奶熬得绿豆小米汤,不稀不稠,不热不凉,高祖爷,干了一晌的活,又渴又累,走到桌子旁,先端住碗灌了一阵子,说“痛快”,才去洗脸,洗手。

等到高祖爷洗漱完毕,坐到桌上,一盘糖醋里脊和蒜泥黄瓜都被四个孩子吃完了,而他们面前的馍和汤却都没有动,高祖爷说:“你们这几个小鬼,难道不会背健康歌谣吗?”

王凤芸背:“饭前喝碗汤,苗条又健康”

张懿梅背:“光吃肉,不喝汤,长成一块儿老干姜。”

王凤尾背:“馍加面是好饭,绿豆汤送健康”

高祖爷说:“那咋都是光说不练呢?”

四个孩子这才端起碗,拿起馍,每人喝了两口汤,啃了一口馍,就将筷子又伸向花影姨端上来的一盆,糯米红枣蜂蜜青红丝的八宝饭,王凤尾胳膊短,舀不到勺子里,0/0

急的要哭,三哥赶紧给他舀了一大勺说:“有哥哥呢,想吃什么,就说,哥哥帮你夹。”

看着这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场景,太姥爷说:“真是像一场梦啊!这一家人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太祖爷说:“为了这一天,咱兄弟俩可是没少费心思啊,想一想,咱这由仇家变成亲家再成为一家,这事情说出去可能人都不信。”

王凤芸说:“就是嘛,俺听着就像听说书。”

王凤莲说:“比书中的故事还有意思。”

太祖奶说:“那咱家人就将她写出来,让外人看呗,谁来写,大花影你识字断文,你来吧?”

花影姨说:“俺可写不出来,俺认得那几个字,也就是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看些小人书,不寂寞,这写书吗?差远了。”

高祖奶说:“咱家现在办学堂了,爹和影子好好教咱家的孩子,肯定会有孩子会写的。”

高祖爷说:“你以为写书就恁简单,爹,读书算不少了吧,可是,他也写不了书。”

太姥爷说:“这写书啊,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不光读书多,还得有天赋,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

太祖奶说:“我小时候,爹一边带我流浪,一边给我讲故事,他讲了很多大文人的故事,像李白,杜甫,屈原、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李商隐等,爹说他们都是天生的,他们写的诗文留在世上,他们归天后,都在天庭的文华殿里有位子,还有那些女才子,像蔡文姬呀,李清照呀、苏小妹呀、谢道韫,上官婉儿呀,死后都被请到天庭的文英殿里,可受尊敬了,俺爹还说,咱这洛河之神,在世的时候叫甄宓,后人称她为甄妃,据说她就是娥英奶奶的女儿,下凡后,当了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是大才子曹植的梦中**,她就是个大才女,知书达理,能诗善文,死后在天庭受封,可是,她眷恋故乡,不喜欢天庭,玉皇大帝就让她管理洛河,封她为河洛之神,曹植喝醉酒在洛河边睡着了,洛神就来和**在梦中幽会,曹植醒后把梦境写出来,叫什么《感鄄赋》,后人又称为《洛神赋》,您听听这赋写的有多好,呆子你给大家背背吧。”

王凤芸说:“不用我爹背,本小姐就会背:

《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婉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蝉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皋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十二岁的王凤芸,水墅中最受宠爱的大公主,就是个大才女,她她在这月明风清的水墅之中,为爱着她的亲人们背诵《洛神赋》,那浪漫的情韵,激荡着每个人的情思,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婉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蝉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高祖奶说:“咱家要是能出个像曹植这样的大文人,就好了。”

高祖爷说:“你是痴人说梦,你知道这曹植吗?天下才有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他本来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又生在帝王之家,受到最好的教育,像咱这平民之家的子弟,能读几年书,会背几篇文章,会写自己的名字,出门做生意不会让人骗,就不错了,还奢望能出大文人?”

太姥爷说:“那倒不一定,自古英才出贫家,像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苏东坡,都生在和咱家,差不多的平民之家,尤其是欧阳修,他四岁就死了爹,他娘用竹荻在沙土上教他写字,他努力学习,不是照样考上了进士,他写的那文章才叫好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太祖爷说:“世上的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咱们从现在就努力,多做善事,多积功德,说不定,有一天,天庭文华殿、文英殿里的才子秀女们,下凡来了,喜欢咱这水墅,投胎到咱水墅做子孙,咱水墅说不定真能出个会写书的人,将咱们的故事写出来呢。”

高祖奶说:“要培养一个贵族,就得三代努力,这要感动天庭,让给咱水墅降一个天才,还不得修他十代八代的。”

王凤芸说:“那咱就修呗,甭说十代八代,就是二十代,三十代都可以。”

太祖奶说:“俺爹曾说过,红蟒仙家有一个女儿,在文曲星座前当侍女,专门为文曲星捧砚台,称为端砚侍女,她在文曲星的书房里读了很多书,也会写文章,就想学爹爹也到凡间来,做些好事,留些好文章,恳求文曲星在玉皇大帝面前,帮她求求情,准许她下凡。”

太祖爷说:“这就好了,咱们就多给红蟒仙家烧些香,告诉他,如果,他的女儿下凡了,就请她住到水墅中,俺家世世代代都敬奉她。”

爷爷,讲的这些故事太玄妙了,我不信会有这事?说:“咱这水墅的人就这样有福?有红蟒仙家眷顾我们八代子孙,人丁兴旺,福寿绵长就不错了,还得再来个端砚侍女,就是个书仙,让水墅的子孙都爱读书,会读书,还会写书,这福气都给咱水墅了,别人家怎么办?”

爷爷说:“这些不都是爷爷听来的吗?我也没见过这红蟒仙家和端砚侍女长什么样,到底有没有,谁也不知道,但是,这信神有神在,不信神不怪,红蟒仙家是你太祖奶和高祖奶敬的神仙,端砚侍女是你老奶和你奶敬的神仙,你奶死后,说让你妈接着敬,现在好像都不敬了,如今的人都信科学,都觉得人能胜天,不敬神仙了。”

我说:“也许会有神仙保佑吧,村里人都说,咱家的孩子学习好,懂礼貌,就是咱家后院的大楸树上,住着一位书仙,可是,这树早都刨了,书仙肯定也走了吧。”

爷爷说:“有没有书仙,都无所谓,咱这院子里的子弟爱读书,会读书,确实是事实,你先祖爷、太祖爷都是秀才,你高祖爷和玄祖爷虽然没有功名,但他们是专家、艺人,书读的也很不少,这男孩子会读书吧,其实也不算什么,许多人家的子弟,比咱家的读的还好呢,这叫人羡慕的,就是咱这院子里的,女孩子都爱读书会读书,从你玄祖大姑奶开始,代代都出才女,读书最多的是你的玄祖娘,她一辈子不干别的事,就是读书串门子,她把她爹留给她的一大箱子书都读完了,还不够,还到洛阳的藏书院中读,她不光读,她还抄,她把那些珍贵的文献典籍,都抄下来留给了子孙。”

我说:“我小时候,躲在前大屋的小阁楼上读了一箱子的手抄本,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战国策》《儒林外史》,特别是《儒林外史》和现在书店里卖的书很不一样,原来都是玄祖娘留下来的,真不简单啊!”

爷爷说:“还有不简单的呢,就是你小姑姑,她读书最踏实了,解放那年,她七八岁了,我就送她上学,那时候女孩子上学的很少,学习好的就更少了,可是她,人看上去长得笨笨的,不咋会做活,就是会读书,从小学上到高中,那作业本上都是五分,考试都是第一名,小学升初中是保送,初中上高中也是保送,按她的成绩考上清华都没问题,可是,她命不好,高中三年,赶上自然灾害,国家困难,压缩了大学招生的名额,可她,她心气太高,只报清华别的学不上,结果她考了个普通大学,她不去上,第二年要复习,但是,她年龄大了,不能再考了,就结婚生子,这学算没上成。”

我说:“小姑姑,我知道她的水平高,我读过她写过的文章,那字写的真好,在那个年代,能有高中的水平,也是不简单的。”

爷爷说:“当然了,最叫爷爷自豪的,就是俺的大孙女了,俺这大孙女这才叫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到大,我没怎么看你读过书,也没有人给你创造读书的条件,你是什么时候把书都读到肚里的?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写文章,你是咱这村里,从古到今的第一个大学生,会教书,会写书,爷爷就对咱家的祖宗说:‘你们的梦想实现了,咱这水墅中出才女了,她会把你们的故事写出来,如果她胡编乱造,你们也别怪她啊。”

我说:“爷爷,咱们在这儿胡编乱造,我们的祖宗会不会生气呀?”

爷爷说:“生气?他们才不会生气,说不定现在就在天上看着我们笑呢!孙女你要赶紧写,写好了爷爷去那边儿,就带上,让咱们的祖宗高兴高兴”

我说:“如果我不能在您活着的时候完成,你咋带?”

爷爷说:“那也没关系,到时候你就在我的坟前把文稿烧了,我就收到了。”

我说:“咱水墅中的人都过着这样幸福的生活,别人肯定不会相信,难道红蟒仙家对咱家就这样好,让咱家的人都过神仙般的日子?”

爷爷说:“那也不是,红蟒仙家把水墅的故事讲给玉皇大帝听了,玉帝说:“水墅中的人能过得这样幸福,朕当然高兴,但是,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叫水墅中人过安逸幸福的日子,也不行,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贪图安逸,不求进取,不知道珍惜,不明白事理,这水墅即使别人占不去,他们自家人也很可能保不住了。”

红蟒仙家说:“这没事儿,我给他们降点灾难吧,磨砺磨砺水墅的子孙们。”

我说:“红蟒仙家于是就让我家的货栈破产了,对不对?”

爷爷说:“不单是破产,还有更大的灾难呢?”

我说:“更大的灾难是什么?”

爷爷说:“你的玄祖父他唱反戏累死在舞台上,他是家中的顶梁柱,他倒了,这家也就要散了,你玄祖母她带着三岁的孩子,穷困潦倒,举目无亲,她们孤儿寡母在洛阳生活不下去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 式微式微胡不归 莽明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庆余年之范氏兄弟 宦海弄潮 晋烬 潜锋 孤女再嫁 调教开元